主要行業
- 金融服務 房地產 有色金屬
- 醫藥生物 化工行業 機械設備
- 交通運輸 農林牧漁 電子行業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務
- 汽車行業 黑色金屬 采掘行業
- 家用電器 餐飲旅游 公用事業
- 商業貿易 信息設備 食品飲料
- 輕工制造 紡織服裝 新能源汽車
- 高端裝備制造 其他行業
點擊進入可選擇細分行業
【免責條款】
1. 用戶直接或通過各類方式間接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服務和數據的行為,都將被視作已無條件接受本聲明所涉全部內容;若用戶對本聲明的任何條款有異議,請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全部服務。
2. 用戶需知,研報資料由網友上傳,所有權歸上傳網友所有,慧博投研資訊僅提供存放服務,慧博投研資訊不保證資料內容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真實性或品質;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若認為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內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權的情形,應該及時向慧博投研資訊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鄄┩堆匈Y訊將遵循"版權保護投訴指引"處理該信息內容;
4.本條款是本站免責條款的附則,其他更多內容詳見本站底部《免責聲明》;
投資要點:
德國金融體系概覽
發展階段:德國金融體系演進分為前期發展、戰后重建、發展轉型三階段:1870年前后普魯士統一德國和工業革命催化,對長期資金需求增加,以全能銀行為載體的金融混業發展模式應運而生;戰爭后德國進入經濟復興階段,銀行體穩定發展,儲蓄和合作銀行相繼向全能銀行發展;德國統一后,宏觀經濟增速漸入低迷,監管探索發展資本市場,疊加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沖擊,銀行業加速并購整合。http://www.astockto.com【慧博投研資訊】
特征:服務實體為核心目標,金融化程度相對不高。http://www.astockto.com(慧博投研資訊)體現在與其他主要發達國家相比第二產業占比更高,制造業增加值/GDP穩定保持20%以上。強大的制造實力推動出口快增,貿易額/GDP遠高于其他國家。金融政策傾向保守,貨幣政策以控制通脹為核心,抑制過度投機。企業盈利能力強,偏好盈利而非外源擴張,各分部杠桿率低。金融化程度不高體現在2020年金融機構資產/GDP、金融業增加值/GDP、銀行業提供的私人信貸規模/GDP、以及M2/GDP低于對照國家。
金融體系結構:間接融資為主的銀行主導型融資體系,資本市場發展相對滯后。德國銀行業總資產9.6萬億歐元(相當于我國銀行業的1/5),占金融業總資產60%,占絕對主導。而資本市場發展相對不足,上市公司數量少、股票市場規模較小、股市交易體量低;股票融資/GDP遠低于其他國家。
銀行體系的組織架構
德國銀行機構分為全能銀行和專業銀行兩大類,全能銀行進一步分為商業銀行、公共銀行、合作銀行“三支柱”,占行業總資產41%/25.5%/12.3%,且商業銀行市場份額整體提升。銀行業集中度較低,CR5(2020A)僅34%,處于歐洲各國尾部,但銀行體系內部,如商業銀行中大銀行份額占比較高。一方面以商業銀行為核心,通過國際大行+區域小行的結構形成廣泛覆蓋面;另一方面非盈利屬性的銀行占比較高,共同形成金融體系的穩定器。
1)商業銀行是國際大行+區域小行的組合,屬于私法體系,其中大銀行作為綜合性全能銀行,業務范圍廣、海外分支機構多,但產業基因較弱,在企業貸款中市場份額低,致力于投行化轉型。
2)公共銀行定位傳統商業銀行業務,一方面集團層面設立資產管理、IT服務提供商等下屬公司進行集中式生產和清算;另一方面區域經營原則引導,地方儲蓄銀行業務特征根植當地。依照商業原則運營同時,其公共義務決定不以利潤最大化為運營目的。
3)合作社銀行也是地區性銀行,具有互助性質,成立目的是為急需資金的會員提供幫助,相較儲蓄銀行數量更多、規模更小。一方面業務仍然整體相對保守,且貸款中對公貸款投放比例更低、個體戶和個人貸款比例更高;另一方面貸款期限也快速拉長,貸款中長期貸款比例居各類銀行首位;業務下沉農村。
銀行業的盈利模式和特點
☆盈利能力:德國銀行業ROA、ROE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國家,近20年ROA均值僅為0.1%,源于較低的息差和較高的成本支出拖累。并且因杠桿倍數下降(2000年以后總資產/自有資本比例由25倍降至15倍左右),ROE降幅也高于ROA,2000年以來年均僅2.8%。儲蓄銀行、合作銀行普遍經營為非利潤導向,但ROA顯著高于商業銀行,且表現更穩定,在次貸危機后差距走闊,主要受益于客群差異,同時受金融危機沖擊較??;州立銀行因非盈利導向和批發業務偏好,盈利能力處底部。
☆低息差的原因:受損于負利率環境,資產端定價難提升。
☆資負&信貸結構:負債端存款占比提升+活期存款大幅提升,資產端貸款占比提升+長期貸款占比提升。
☆高成本收入比的原因:員工成本高,科技投入比例攀升。
☆資產質量:低不良低波動,風險偏好整體較低。
他山之石
我國也是銀行主導的間接融資體系,但分類上有較大差異,比如我國市場份額最高的是國有大行,業務全面但傳統存貸為主,資產規模占比趨勢下行。我國上市銀行市值在資本市場份額也遠高于德國,但德國上市銀行整體貢獻較高的分紅率。
德國銀行業發展的啟示:第一,多層次、廣覆蓋的銀行體系有助于支持基層區域經濟的發展。第二,堅守緊密銀企關系以及非利潤最大化目標,有助于降低周期帶來的波動性低。第三,創新驅動是發展的首位。
投資建議:
中長期來看,我國新經濟發展的驅動更多來自先進制造以及新消費等行業,融資需求相對多元化,全能銀行可以更有效的滿足其需求;而傳統行業更多發揮經濟穩定器的作用,需要管家銀行等較為溫和的服務性銀行。我們認為,未來我國商業銀行需要在體制架構和監管層次上有更加多層的改革,避免過度的同質競爭,同時也更好的服務實體。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戰略前瞻的銀行已經提前布局,或通過自身業務布局間接實現集團內混業的一站式服務,或通過表外實現業務的部分協同,或在特定市場和客群領域深耕、打造自身競爭力等。
目前行業估值仍處低位,同時宏觀經濟也在修復之中,經濟預期提升下行業的基本面預期也更加穩固。我們維持行業的“推薦”評級。仍然看好戰略前瞻、基本面具備優勢,以及區域優勢突出的個股:招商、寧波、興業、成都、平安、杭州、常熟銀行等。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下行超預期,信用風險集中暴露;政策落地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風險。
為了完善報告評分體系,請在看完報告后理性打個分,以便我們以后為您展示更優質的報告。
您也可以對自己點評與評分的報告在“我的云筆記”里進行復盤管理,方便您的研究與思考,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正在加載,請稍候...